广西新闻网 清明前后,除了扫墓踏青,也到了品尝野菜的好时节。每到周末,不少人到郊外踏青,顺便挖点野菜尝尝鲜。据了解,野蒜、鱼腥草、马齿苋、荠菜等是无毒可食用的野菜,而曼陀罗、夹竹桃、乌头等含有毒性,就不可食用。那么,怎样吃野菜才安全又健康呢?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,为大家解锁吃野菜的正确方式。
◆部分野菜具光敏性易引发过敏
有人在踏青时,中午吃了盘马齿苋,晚上便感觉脸上灼热瘙痒,第二天早晨感觉眼睛肿胀,照镜子发现整个面部水肿,眼睛只剩一条缝,胸前、颈部、手背等露在外面的地方都起了红疹,医院诊断为日光性皮炎,原因是食用野菜后晒太阳引起的光过敏反应。
常见的荠菜、野芹菜、香椿、马齿苋等野菜都是光敏性食物,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,吃完后晒太阳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。“光敏体质”的人更容易中招。因此,品尝野菜最好在晚上。
◆某些野菜食用过量或伤肾致癌
据了解,目前菜市场销售的野菜主要有野芹菜、马齿苋、蒲公英、荠菜、车前草、鱼腥草等,很多地方的野菜都是按两出售,价格相比普通蔬菜高了不少。
专家介绍,野菜不仅具有普通蔬菜的特点,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但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可以食用,例如鱼腥草和蕨菜,这两种野菜还是要严格控制摄入量,一旦过量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,甚至会致癌。营养师介绍,蕨菜中的原蕨苷是一种强致癌物质,易引发食管癌、胃癌等,但偶尔吃一点不用特别担心。
◆野菜性寒凉食用“悠着点”
野菜虽然新鲜好吃,但不宜多食。专家介绍,中医理论认为,野菜多为寒凉性,虽然有一定药理作用,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用。市民食用时,要先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。
“像马兰头、蕺菜等野菜,体寒的人特别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不能吃,因为这些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,脾胃虚寒者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”专家说,像败酱草适合患妇科病的妇女食用,比如身体有炎症的,食用后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;水芹菜、番薯叶,有一定清理血液的作用,可以降血压、降血脂,特别适合“三高”人群。
◆食用野菜要遵循三原则
“大多数野菜是药食同源的。每一种野菜都有不同的功效,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选择食用野菜。”专家介绍,比如蒲公英对急性乳腺炎、胃炎、肝炎等有缓解作用;荠菜可以促进消化,起到降血压及补虚健脾的作用;蛤蟆菜能起到清热解毒、止咳止血的功效。专家指出,遵循以下三点,掌握食用野菜的正确方法,基本可以保证食用的安全。
一是不知不吃。不要采摘道路、水沟、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。有一些野菜与有毒植物长相相似,不易分辨,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乱采、乱吃。
二是盐水浸泡。野菜上面附着许多杂菌及杂质,建议洗净后在淡盐水中浸泡,时间不少于1小时。
三是吃前热焯。有些野菜含微毒,食用前先用热水焯一下,可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,口感也会变好。如果在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,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。